來源:《中國民商》2013年第五期
2013 年初,在全國部分地區都籠罩在霧霾中、社會各界關注議論PM2.5 的同時,一項旨在全球范圍內控制和減少隱藏在這濃濃霧霾中的隱形殺手——汞的排放的《水俁國際公約》,經過十余年的醞釀和多輪艱巨的談判,終于在今年的1 月19 日凌晨獲得了通過。
水俁是日本的一座城市,上世紀中期曾發生過嚴重的汞污染事件,這也成了一道工業化帶給日本和整個世界的永遠的傷疤。這次公約以此地命名,也是為了給全世界敲響汞毒害的警鐘。
你所不知道的汞與汞毒害
你在生病時使用過水銀體溫計或血壓計嗎?你的手表、孩子的玩具里正在使用紐扣電池嗎?你的家里已經改用節能燈了嗎?你使用過汞齊來補牙嗎?實際上,以上這些東西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汞。
除了火山噴發、地熱活動、自然風化、森林火災、土壤排放和植被釋放等自然原因外,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汞污染經濟成為如今全球性汞威脅的主要原因。在成為生活中常見金屬元素的同時,汞也成了威脅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
“汞與一般金屬不同,它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金屬汞,也就是常態下人們見過的水銀;第二種是無機汞化合物,第三種是有機汞化合物。”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程玉蘭研究員在接受采訪時說,“任何形式的汞對人體都會產生毒害,而且汞不能夠分解或降解成無毒物質,這是汞污染最明顯的特點之一。”
汞污染的另一個特點是其極強的可遷移性,液態汞有揮發性,汞蒸氣對大氣和環境的影響極大。研究表明,80% 的汞是以蒸氣的形式向大氣排放,煤的燃燒、采礦、冶煉、垃圾焚燒等活動都會向大氣中排放汞。汞一旦進入環境,便可能通過水、空氣、土壤等途徑擴散,進入植物、農作物或富集到水生物體內,變成全球性污染物。
汞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侵入體內,尤其金屬汞蒸氣很容易經肺吸收。同時,在一些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汞還會生成毒性較大的甲基汞進入生物體和食物鏈。食用富含汞的水產品和稻米等,會對人類的腦部、脊髓、腎臟和肝臟造成傷害,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人群是孕婦和正在發育的嬰兒。“汞的危害,首先第一點就是致癌性,它能引起DNA 損傷并影響其修復,導致癌變。其次,汞能導致生殖細胞突變,引發流產和發育毒性,也就是誘發胚胎或者胎兒畸形。第三汞具有神經毒性,甲基汞極易透過血腦屏障在腦中蓄積,損傷小腦和大腦半球。第四,引發腎臟毒性。”程玉蘭具體分析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3 年度全球汞評估報告》中指出,通過對考古和博物館標本以及現代樣本的檢測,發現自工業化時代以來,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牙齒或羽毛里面所含的汞呈直線急劇上升。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包括人類的高等生物因為汞攝入量過高,將對進化產生難以預料的嚴重后果。
但目前公眾對這個隱形殺手的認識卻并不深刻。程玉蘭研究員介紹,相關組織曾做過一個調查,問題:如果家里的水銀體溫計破碎或者水銀血壓計使用不當發生泄露,應該如何處理?受調查人群中,6% 的人認為不用處理,聽之任之;52% 的人選擇就地倒掉,其中直接倒入垃圾桶的占27%,倒入下水道占4%,8% 的人選擇用注射器吸回來重新注入血壓計;甚至有3% 的人曾經用手直接觸摸過泄露出來的“汞滴”。
事實上,一支小小的水銀體溫計中約含有1 克汞。體溫計破損后,如不做密封處理,內含的汞全部蒸發后,可使一間15 平方米大、3 米高的空間內空氣汞濃度達到22.2 毫克/立方米,而人在汞濃度為1.2-8.5 毫克/ 立方米的環境中就很快會中毒。如果將這些汞倒入水體中,可以污染180 噸水,相當于三個人一生的用水量,在自然環境,可以使面積約為8 萬平方米的池塘中的魚全部死亡。
正是因為汞所具有的持久性、易遷移性、高度的生物富集性和高生物毒性等特征,使國際社會對汞污染問題關注程度的不斷升溫。全球汞污染國際學術會議(ICMGP) 自1990 年正式召開以來,每2-3 年召開一次例會,其參會人數從最初的一百多人增加至上千人。ICMGP 對全球汞污染問題的解決以及促進國際汞公約締約進程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次《水俁國際公約》的通過也成為全球在控汞和汞污染防治道路上的里程碑。
中國,控汞并非易事
“全球人為污染源每年向大氣排放1900—2200 噸汞,其中燃煤與垃圾焚燒排放的汞占70%。在過去100 年中,約20 萬噸汞被釋放到大氣中,目前仍有約3500 噸汞存留在大氣中。” 程玉蘭說。
“聯合國從2001 年就開始進行汞污染評估方面的研究,2005 年討論的時候,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用汞大國都希望這是一個自愿性框架協議,因為他們覺得強制性限制汞的使用進程太快了。發生根本性轉變是在2009 年,曾主導過禁止汞行業出口的奧巴馬當選總統后,美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美國希望達成一個強制性的控制汞污染的公約,因此在2009 年,公約有了實質性突破。”參加日內瓦談判的美國自然資源委員會(NRDC)汞污染和談判專家、高級律師大衛•利奈特介紹《水俁國際公約》的談判進程時說,“因為要在2009 年后的四年內達成一個全球關于汞控制的公約,于是經過五輪艱苦的談判,特別是今年第五輪談判,最后各國代表終于在1 月19日的凌晨達成一致。”
《水俁國際公約》主要從三方面對汞進行控制,一是汞產品的貿易,二是汞產品的使用,三是汞的排放。在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今年年初發布的《汞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征求意見稿) 中,明確了為履行《水俁國際公約》要求,未來國內涉汞行業污染防治目標是:到2015 年,涉汞行業基本實現汞污染物的全過程監控,含汞廢氣、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到2020 年,含汞廢物得到全面控制,資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無論從汞礦開發、汞產品使用還是排放角度考慮,要按照公約規定的時間和標準實現公約要求,對中國來說,如不痛下決心,都非易事。
中國是汞生產、使用和排放大國,中國總的汞消費量大概在每年1000 噸左右,約占世界總量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幾乎擁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汞排放定量定性估算工具包》中規定的11 大類59 小類的所有排放源。國內排放量較大的省份,如貴州、遼寧、吉林、河南、山西等地區,年均汞排放量都超過10 噸。
在汞生產方面,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是如今全球僅存的兩個還在大規模開采汞礦的國家。此次公約要求禁止汞的兩個源頭,一是要禁止新的汞礦的建立,二是現有的汞礦15 年內必須關閉。與吉爾吉斯斯坦開采的汞主要用于出口相比,中國開采的汞則主要用于國內使用。由于近年來對于汞礦開采越來越嚴格的限制和大規模的叫停,國內汞的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高利潤致使很多完全達不到排污標準的“小作坊”、“小企業”仍在違法開工。
在汞的使用方面,公約要求氯堿行業用汞,只能在行業內使用,不能外流和進行貿易。在國家環保部公布的“《汞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說明”中明確的用汞行業涉及了采選礦、燃煤、鋼鐵、有色、水泥、化工等多個國家支柱行業。其中,聚氯乙烯(PVC)生產是中國最大的有意用汞行業。
其他含汞產品還包括電池、血壓計、溫度計、熒光燈、牙科材料、儀表儀器、漂白去斑的化妝品等。我們可以用一組數字來說明一下這些行業的用汞量:
2009 年國內水銀體溫計產量達到11 億支以上,水銀血壓計產量在380 萬支以上,按單支體溫計含汞1g、單臺血壓計含汞30g 進行估算,全年生產體溫計和血壓計用汞量在230 噸以上,約占全國用汞量的20% ;
2009 年國內生產電池約為400 多億只,占全世界產量的50% 以上,其中出口量約300 億只,出口比例為70%,電池行業年耗汞總量約140 噸,約占我國耗汞總量的15% ;
2010 年熒光燈產量約為67 億只,HID等的產量約為1.74 億只,全行業銷售額達到3000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4%,出口額達到185 億美元,同比增長31.2%,全行業用汞量估算在64 噸左右。從2008 年政府大力推廣節能燈至今,每年已有以億計的節能燈進入報廢期。
在如此大量的用汞情況下,國內的回收處理卻不盡如人意。破碎的燈管、體溫計、用過的電池未經處理,與生活垃圾混同扔棄,國內專業從事回收的企業寥寥無幾,卻仍因無人供貨處于“吃不飽”階段。
在汞排放方面,目前燃煤鍋爐和燃煤電廠是最大的大氣汞排放源,超過國內主要行業大氣汞排放總量的50%。2007 年國內燃煤行業汞的總排放量達到了368.5 億噸,其中燃煤電廠消耗13.3 億噸煤(此項煤耗量預計在2020 年會增加一倍),占全國煤炭總消耗量的42%,汞排放量占33.4%,工業鍋爐的排放量占到了57.9%。可以看出,工業鍋爐的汞排放實際要高于燃煤電廠。
在大氣排放汞的行業還包括有色金屬冶煉、水泥生產、鋼鐵生產等。
向水體排放汞的前五個行業分別為: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48.86%)、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主要就是聚氯乙烯生產行業,38.9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2.4%)、家具制造業(1.5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7.22%)。
綜合來看,汞污染防治涉及到的行業、企業范圍之廣、產能和經濟利益之大,是不可小視的。但與汞毒害的威脅和長遠發展相比較,治理貢毒害中國似乎沒有退路。因此,科技創新、技術改革、資金支持、政策引導和觀念轉換都亟需在短時間內加速推進。
《水俁國際公約》計劃將于今年10 月在日本水俁市由各國全權代表對最終文本加以審定后簽署。公約規定的各項禁止措施的生效日期是2017 年,有四年的過渡期讓各國政府就履約推進相關國內政策、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其中,對中國的要求是到2020 年,中國需要減少用汞量的50%。同時,中國要把減少的過程和替代品研制的進程及時向公約匯報。公約設定了一個申請豁免的延長期,也就是說到2020 年如果某些行業還沒有替代品,可以申請延長五年。在這期間,如果其他一些國家發明了非汞催化劑,可以應用在中國的制造業上。如果未來研發出非常高效的汞替代劑,中國需要在五年內對相關產業進行全部替代。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做關于汞排放清單調查,還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等。我認為,對于汞排放數據的完善,是目前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時間并不多,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大衛•利奈特說。
一場發展經濟與維護公眾安全的較量
20 世紀的八大公害病,有四起( 水俁病、富山骨痛病、四日市哮喘病、米糠油事件)都發生在戰后的日本。二戰后的日本經歷了經濟復蘇,工業飛速發展,但因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和公害治理措施。隨著經濟發展擴散的還有工業污染和各種公害病。難以挽回的生態環境破壞和貽害無窮的公害病不僅讓日本政府和企業隨后支付極其昂貴的治理和補償費用,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讓幾代國民為此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
與其相較,如今的中國更應警醒。
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的控汞難題是國內能源結構中對煤炭的過度依賴,其已經給生態環境帶來了難以承載的負擔。根據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一位官員的介紹,我國在燃煤汞污染控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燃煤電廠都沒有配置專門汞污染控制裝備。據專家介紹,在國外,煤炭需先進行脫硫脫硝,然后再進行脫汞,工序就是增加一些活性炭,這樣就可以把氣體里的汞吸在碳里。而國內目前的做法是希望通過煤炭的脫硫脫硝,達到脫汞的協同效應。因為如果直接脫汞,相應行業會承擔更高的成本。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大氣污染與控制研究所所長王書肖曾在價格問題上做過一個研究,結果顯示利用活性炭控制汞排放,投資成本約為3.6 美元/ 千瓦,活性炭價格通常在每磅0.39 - 0.95 美元,處理成本大致為19 美元/ 噸。此外,因活性炭與飛灰混合后,不能再生,不僅是活性炭的利用率低、耗量大,活性炭污染造成的飛灰損失的成本大約在20 美元/ 噸。因此,對于500 兆瓦的機組,活性炭脫汞系統的年運行和維護費用超過200 萬美元。
同時,針對汞污染的另一大源頭氯堿行業,業內一些專家提出,由于乙炔法PVC 是緩解我國石油短缺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沒有技術創新和突破的前提下,未來一段時期內,乙炔法PVC 在國內還將長期存在。同時,因為國內汞資源已基本耗盡,可能中國會大量進口汞。
“還有一個行業是被目前很多人所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垃圾焚燒。”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毛達對記者表達了他的觀點。“目前,在垃圾焚燒的汞污染防治問題上,最重要的一點是政策制定與行業發展之間的矛盾。”
含汞的垃圾不經分類與普通生活垃圾一同進入焚燒爐,在焚燒過程中就會有大量的汞揮發出來。在國家“十二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列出了湖北等全國14 個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重點省區和138 個重點防治區域。其中關于汞的防治目標是到2015 年,重點區域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 年減少15%,非重點區域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 年水平。但同時,“十二五”規劃中又提出要增加垃圾焚燒的比重,建設垃圾焚燒廠181 座,實現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 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 以上。
“這也就是說對應的焚燒總量必然上升。如果在汞污染控制問題上沒有根本性轉變的話,怎么能實現“十二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的目標呢?”毛達說。
而他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這是一場在發展經濟與維護公眾安全之間的根本觀點的較量。既然經濟發展最后的落腳點是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已經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那我們亟待在控汞與汞污染防治問題上看到政府的取舍與決心。
|